原鄉部落體驗活動

~遊程體驗~

秀姑巒溪文化泛舟Tatadok

Tatadok在阿美語是順流而下的意思。一場文化泛舟體驗之旅,一探阿美族人與秀姑巒溪不可分割的密切關係:撒網捕魚、捉溪蝦、觀察自然氣象等,一起邊欣賞秀姑巒溪邊聽族人講述文化故事,慢慢的隨著水流划進部落。

文化泛舟Tatadok

放蝦籠抓蝦

八卦網捕魚

岸邊石頭火鍋

在臺東達仁鄉排灣族部落,住著代代相傳的採蜜達人 ,生活與蜜蜂緊緊相連,對蜜蜂的習性及喜好,瞭如指掌。本遊程由原始人野蜜的創辦人帶領,學習蜂箱製作、認識蜜蜂及其生活,走進大自然,放置蜂箱及採集野蜜,當一日原味採蜜達人。

蜂箱製作

放置蜂箱

野蜜採集

擠蜜、沉澱裝罐

花75線單車漫遊

瓦拉米步道
臺灣黑熊故事

臺灣黑熊爪印

布農豆豆保種田

種豆趣

傳統織布

竹裝飾DIY

布農歌謠學習

~文化技藝~

月桃編織

月桃是常見的植物,一年四季都在生長,數量多,取得方便,成為阿美族人最常利用的材料。月桃的葉子用來包東西,莖幹在處理之後能當做編織的材料,變成月桃席、容器、置物櫃、提袋、包包等物品,外觀漂亮、實用。

敲製樹皮包

阿美族消失近半個世紀之久的樹皮文化,在部落老頭目致力復興與努力傳承之下,使而再現。樹皮是臺灣阿美族早期的製衣材料,主要採集構樹和雀榕等樹木的枝幹,取用其樹皮纖維,在敲敲打打中承接古老的文化,重現傳統工藝,逐步從敲打到裁剪及縫製,結合創新美學,製作屬於自己的美式樹皮包。

酒釀製作

酒釀在許多原住民族人的日常生活或重要祭儀是不可或缺的食物,在文化上扮演很重要的角色。不同族群、不同部落、不同家族有各自獨特的酒釀技藝及酒麴配方。族人利用大自然的恩惠,採集多種植物作為風味基地,培養菌種製作酒麴,進而釀造獨一無二的天然酒釀。

pinalupuk手作體驗

Pinalupuk在卑南族語是外帶的意思,是早期獵人上山前家人準備的飯包,內陷的材料每家各有獨特搭配,再以月桃葉、甲酸槳葉包覆,最外層則用南瓜葉、絲瓜葉混搭包覆而成。烹煮後的pinalupuk帶著月桃淡淡的香味,是屬於卑南族人的限定香氣。

陷阱認識與製作

走進部落,跟隨獵人的腳步,學習傳統狩獵知識與文化,認識不同種類的陷阱,如腳套陷阱,可捕捉山豬、山羌等大型獵物;鳥踏/石板陷阱可捕捉小型鳥類或鼠類等,親自體驗如何製作陷阱。陷阱的製作通常是就地取材,利用環境地形,如竹子等,在獵物必經途徑設置陷阱。部落狩獵文化除了鍛煉族人學習生存技巧,也教導狩獵是為了依生活所需,取得食物填飽肚子,並不是趕盡殺絕,此外在動物繁殖的季節不得狩獵,讓大自然休養生息,永續生態。

鳥踏陷阱製作

~特色活動~

手捲菸草

香菸最早的起源是菸草,菸草經過日曬、川燙、去菁再陰乾,去除部分的尼古丁,保留了特殊的味道。將去菁過的煙草在掌心搓揉捲起, 再用菸草片包裹起來,接縫處用葛鬱金粉製成的天然膠水黏合。 部落尚有種植為數不多的菸草,透過手捲菸的體驗,一窺菸草生長環境與部落文化之間的相互關係。

木藝小羊彩繪DIY

望向三仙台、望向故鄉,將羊的思念,用繽紛的色彩及畫筆,揮灑在漂流木上,賦予它新的生命,創造獨一無二的木藝小羊。

手沖咖啡及烘豆體驗

親自挑選咖啡豆,用陶壺烘豆,空氣中夾雜炭火與咖啡豆的香氣,再之將咖啡豆磨成粉,手冲一杯黑咖啡,搭配愛玉品嚐,這般滋味只在阿里山。

~原住民美食~

豆豆餐

小熊便當

辣椒泡小米酒

米食下午茶

竹筒八菜一湯

野菜搖搖飯

獵人飯包

米釀特調

月桃便當

芒草編煮魚

風味烤肉

其他活動瀏覽